木兰家的阅读课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1-05 16:37:45

        有一件事,我一直有点后悔,大兰上小学后,为了让她有自己识字读书的压力,整整一年没给讲过一本书,我知道她爱书,不会因为我不讲就放弃读书。我只需要提供还算靠谱、她能独立阅读的书就算“称职”了。这样扛到暑假,她已经读完了几十本郑渊洁童话、《棚车少年》《淘气女生》之类中外校园文学。

        但总是隐隐觉得不踏实。虽然我买回家的书,都是经过反复甄别的,可是,这些校园读物外,稍微“技术含量”高点的书,动也不动。比如《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小飞人卡尔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之类,也就是——但凡属于推荐书单范畴的都不“感冒”。

        是专家、老师、家长集体僵化了?我曾经反思过这个问题。但很多上世纪初甚至更早时期的经典作品,距离我小时候和大兰现在的绝对时间差其实是可以忽略的。也就是说,《长腿叔叔》等书我小时候感觉的“古老程度”和当下孩子是一样的。可为什么我们当年这些看得如醉如痴?

        排除个体好恶原因,更多可能是——孩子们已经停留在一个阅读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出版物,属于自己阅读舒适区的太多太多了,何苦再去“开疆辟土”?很多成年人不也是吗?

        也就是这时,偶尔发现了《朗读手册》一书,把心中的拧巴给捋顺了。此书传递的理念其实也很简单:家庭共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不光幼年、童年,为什么不变成家庭成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带动的感情纽带?当然,知识和思想的传递也可相得益璋。去年央视热播节目《朗读者》初衷和此也是不谋而合吧。


        从大兰二年级,我又开始恢复睡前读书活动。其实如众多在职妈妈一样,自己晚间有空、孩子又上床早的搭配日子实在有限,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起个头,后面就好上道儿了。因为“经典读物”往往有个共同特征——不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于是进入精彩环节比较慢,前期铺垫可能略平淡无奇。


        我家的睡前“讲书”有个特点——把薄的读厚了。短短几页可以吧啦吧啦讲一晚上,麻麻喜欢在任意作品中“夹带私货”,这样孩子们听一本书能收获远超过本书内容。这算是杂学——任性吗


        前期带读的书,暂时先不回顾。就最近一周的读物分享下经验——

       对,就是这本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地心游记。凡尔纳的书,已经向大兰第N次推销了,去年寒假冬令营,强行在行李里塞进一本《海底两万里》,结果人家回来说“看不下去”


       我第一次接触凡尔纳作品,记不清多大了,肯定不会晚于初中,但收集齐当年最经典的“中青社”版,已然是大学期间了。这套书搬家数次都原封不动地背着,可见感情之深。

       这回拿出《地心游记》边看边讲,才发现,真心为难孩子了。不是版本好坏的事,作为1959年译本,有些语言习惯,真得麻麻再“翻译”一下才能明白了,比如“火山口”在此书中是“陷口”,“辅音”在此书中是“子音”。

但古老也有古老的好处

不用我“出题”,二子从书皮就和姐姐开始入戏——“这是19**年的挂历,已知1月份日期对应的星期,猜猜妈妈是哪年买的书?”


下面是我讲书“夹带私货”的几个小例子,不是为了炫技,这些个,家长们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充、互动,有空也可以“预习”“备课”。


开篇扩充:

因为是给孩子念,所以总要解释下“我”是谁,于是稍带手讲了下写作的几种人称形式。本书属于“第一人称叙事”,优势是让读者代入感更强,但有局限性,比如其他的情景如果非“我”所知,只能和读者一样揣测。另外还有“第二人称叙事”,显得亲切,但用得较少,也不适合中长篇,散文抒情类多用。最讨巧也最常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俗称“上帝视角”,作者可以讲述任意他想让读者知道的细节,但对驾驭全局的逻辑性也要求最高,很多成熟的作品都习惯用这个。

后来度娘了下,“上帝视角”似乎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所以家长讲知识点时最好强调一下,知识也有半衰期,麻麻记忆也可能出故障,仅供参考

貌似有点抽象的知识点,就这样悄悄输入了。也不要指望一次能记住,谁又正经去学中文语法呢?可能自己读十年悟出来,麻麻时时给一棒子,或许自悟快点。


        一英尺是多长啊?这个是二子提的问题,麻麻本来都忽略了的“点”。所以不要觉得故事讲得断断续续孩子会不耐烦,有时你不断,人家自己也会刨根问底。

        现在英制单位用得少了,但生活中接触也是保不齐的,知道点没坏处。麻麻小时候背这些玩意从来没觉得是负担,所以家长也不要总“大人之心”自动“减负”



        第一处和第二处的黄线,普及的是关于一本书最基本的“术语”,不能读了N多书,不知什么叫“书脊”“封面”“封底”“序”和“跋”吧。——依稀记得高中语文还考过这些,可如果为了考试才“背”这些常识,就太可悲了。

        第三道黄线标的“十二世纪”,是我读书时一直要考孩子的,“**世纪是指哪年到哪年?”不清楚这些“常识”应该多大知道,但感觉应该形成和看表、数数一样的条件反射。

        第四道黄线标的“冰岛”也不是第一次讲了,主要我从小觉得这事挺有意思,全世界的国家都是音译,只有冰岛例外。涉及到这些,其实可以往翻译规则和地球位置两个方向扩展,地球仪在手边最好,然后就看时间情况和孩子状态。

        第五道黄线的“编年史”是大兰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编年史?这时候“科普”一下《春秋》和《史记》(记传体)正好加强印象,还可以留个“作业”——有空“验证”。


        此图中的“黄线”倒不是知识点,只是英语薄弱的大兰,一看到某某精通几门外语的桥段——不管现实中还是故事中,就各种自卑。不怪同龄人外语太强,只怪孩子没自信。麻麻是一碰到这场景,就忍不住用自己的“当年勇”给孩儿打气:字母语言真是一通百通,比如麻麻当年有了俄语和英语的底子,德语学起来分分钟的事;但是,语言这玩意,不用,再牛也会零落成泥辗作尘。麻麻的俄语德语就全部归零了


      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本书,开头说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晚间闲暇时间有限,我们家大概一周平均也就两次左右,这本书一共45章,如果预留半小时,基本是两章是速度,其间太烦杂的景物描写麻麻也会“此处略去300字”。讲到第9章,二子感慨“这都1/5了,还没到火山口呢”

        第二天,见他早早起来,偷偷在下铺打开床头灯,捧着这本古老拗口的“经典”在认真读。麻麻心里暖暖的,想起童年捧着家里竖排繁体倒翻版的《西游》《红楼》浑然忘我的场景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