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地铁广告有什么不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14 13:12:30

地铁是很多上班族会选择的交通工具,因为它比公交更加快捷、方便。每天都需要看到的地铁,各个国家有什么不同呢?


01 纽约地铁


常听人吐槽:“纽约地铁历史悠久,设施老旧,铁轨上还总有大摇大摆的肥老鼠跑过”。这些吐槽不仅来自外国游客,有时候连纽约人自己都嫌弃自家地铁。


但是纽约人口密度大,开车停车都很不方便,所以地铁依然是纽约人出行的最主要交通之一。作为能够广泛触及人群的渠道,自然也成了广告主们青睐的广告投放目标。



前不久,美国ABC电视台就在纽约地铁上投放了为期4周的车厢广告,来宣传一部已经阔别20年的室内情景喜剧《罗斯安家庭生活》的回归。ABC电视台把纽约地铁活生生地打造成了罗斯安家的客厅,坐在地铁里,就像坐在罗斯安家一样。纽约地铁旧旧的氛围和20年前的室内场景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



这波营销活动的主题为“怀旧”,引发人们对于这部20年前剧集的怀念,并能够对新剧产生期待。地铁重现了罗斯安家客厅的摆设,不仅有一家人的全家福合影,最为精彩的莫过于那只非常有名的Conner沙发。棕咖色条纹软质沙发上覆盖着一块彩色的方形钩花针织毯,典型的90年代画风,不仅不会让人反感,反而还觉得温馨又怀旧。



02 中国地铁


,大致可以分为2种:第1种,内容营销;第2种,场景化营销。

内容营销,网易的乐评车厢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通过精选500条网友的UGC评论,来触发人群的内心共鸣,制造看点与传播力。


要把内容营销做到真正的走心很难,首先并没有很多品牌能有UGC内容,其次要知道云音乐的这些戳心文案来自4亿用户的亲身经历。



另1种车厢营销方式称为场景化营销,即将各种场景搬进地铁车厢,以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纽约地铁广告那样。


纵观许多品牌的场景化车厢广告,真的是很用心地在打造各种场景,但却依然难以摆脱商业化的束缚。


将大面积的色彩与整面的视觉效果来冲击乘客的眼睛,虽然醒目吸睛,但也失去了与乘客本身的“关联性”,让人感到些许被打扰。


这种关联性的缺失,体现在对细节的疏忽,和对受众感受的轻视。场景化营销不应该只是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愉悦,将符合乘客认知的日常物件带入车厢中,以营造真实感。


好比得到APP的图书馆场景,只有满墙的厚书,却少了图书馆应有的绿植、报刊架、台灯等等,让人置身其中很难觉得这是一个接近真实的图书馆。



再有苏宁的粉色少女小屋,同样也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满幅的色彩与画面,在感觉上会觉得有点“重”。



03 日本地铁


其实要说到地铁车厢场景化营销,不得不提到宜家曾经的一次活动。宜家2014年在东京新开门店时,专门包下了一辆地铁,将其打造为IKEA Party Train(宜家派对列车),其中所有的设施都来自宜家,且食物来自宜家餐厅。这辆地铁只为宜家会员开放,会直接带你去到宜家新开的门店。




源 | 网络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夸客金融动态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