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若掉了,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天价虾”消费陷阱事件,更是提醒了消费者,消费陷阱无处不在。
那像汽车行业这种大宗消费品,是否也存在消费陷阱呢?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存在!
下面就让小编一一道来,汽车店不为人知的七大营销内幕。
超低裸车价做噱头是经销商常见的销售手段之一。
先打出“超低裸车价”,所报出的裸车价看上去似乎比其他车行价格便宜,但一旦买车后要求在店内上牌、保险贷款及装饰灯,这样下来,车全款费用绝对不会比其他老老实实报价的车行低。
因此,在购车前,必须要多对比几家裸车价和实际的上路价格,尤其是要问清楚是否要求店内上牌、保险贷款等。
降价补偿同样是经销商常见的销售手段之一。
一些汽车店打着“降价补偿”的旗号,一旦付钱了,补不补偿,补偿多少便就由他们说了算。如果消费者问起补偿,汽车店会说,我们补偿的是:如果厂家降价,我们才能给你补偿。
因此,在付钱之前,别轻信口头承诺,必须做到白纸黑字证明。
有些汽车店可能用低配车加装高配车有的配置,然后以高于原车价格不少、又较高配车低的价格售出。对于一些刚入门的车主,往往会中招。
因此,在买车时必须要注意购车合同上的车辆型号配置,如尊贵版、豪华版等。
汽车店经常打新概念牌,什么创新技术、什么概念车,什么全系标配ABS等等,让人感觉很高大上。其实这些配置在绝大多数汽车上都有,并没有那些稀奇的。
因此,在买车前应详细了解理想车型的优势、特点,别听销售员的忽悠。
为了吸引顾客,汽车店经常会打出买车即送价值多少钱、多少钱的装修贴膜等。看似优惠大礼,其实只是一种变相推销手段。如汽车店说送你1888的贴膜,但目前店里最低的那块只有2488元的贴膜了,需要你补600元的差价。制造一种只需600元就能消费2488元的假象,其实那贴膜根本不值600元。
因此,在买车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假象迷惑。
去店里试驾车子时,汽车的里程表是不动的,主要是已经拔掉了传感器。买车时,由于里程表的数据还是为零,消费者一般不清楚所要购买的车被试驾多少次,跑过多少公里。
因此,在买车时必须要认真观察轮胎有无磨损,胎毛是否存在。
你分得清“定金”和“订金”吗?
其实“定金”就是比如买车预付写的是 “定金”,也就是预定要了车子,当你过几天不想买那辆车子了,那些“定金”的钱就退不回来了。而“订金”就能要求汽车店退回的。
因此,付ding金前,一定要看清楚是“定”还是“订”。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对话框中文字即可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