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文明的华夏之灯(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2-02 08:55:26

先秦除了连枝灯之外,尚有其他形制的灯。

战国秦鼎形铜灯

战国秦鼎形铜灯,1974年甘肃省省平凉庙庄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灯口径11.3厘米,收合时高16.7厘米,呈鼎形,下有三足,鼎两侧附耳,耳上侧有键槽,两侧穿孔,中贯铁柱。打开时,先旋盖,使顶盖上的两个鸭头离开双键,然后将双键顶端合拢后,盖孔扦入键顶,一个“人”字形支架将圓形鼎盖支起即成为灯盘,成为高30.2厘米的燃油铜灯。

战国秦鼎形铜灯开合示意线图

不用时放下双键,旋动盖间双鸭头部即紧衔扣上,将鼎盖封闭,由于设计精巧,加之做工精湛,一旦闭合后,封口合缝严密,鼎身所储灯油不会外溢,以至于两千年多年之后,出土时鼎内尚存泥状灯油,实为罕见。

器形灯

与鼎形铜灯类似,器物一半盖掀起以移轴为支持,翻在另一半盖之上成为灯盘的灯,又称为轱辘灯,汉代时最为流行,有的为方簋形,有的为耳杯形等,而最有特色的是卧羊铜灯。

满城汉墓出土之西汉羊形铜灯

西汉羊形铜灯,灯通高18.6厘米,长23厘米,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此灯作卧羊形,羊昂首、双角向前卷曲、身躯浑圆、短尾巴,通体无纹样装饰,羊的背部和身躯分铸,用灯时,提拉羊臀上的小钮,翻开羊背平放于羊头之上成为灯盘,灯盘略呈椭圆形,后端有小流口,羊腹中空,可能用以储存灯油,当灯置而不用时,可将灯盘内剩余灯油由小流嘴注入羊腹,羊背再顺势翻回原位。

灯盘展开时

羊本为六畜之一,是上古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先秦大夫之祭,牲羊,称“少牢”,商代青铜礼器上多有羊的形象,上古时“羊”常用作“祥” 的假借字,《释名•释车》曰:“羊,祥也;祥,善也。”羊也就具有吉祥之意,羊型器物汉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后汉李尤《金羊灯铭》记:“金羊载耀,作明以续。”就是当时人们人祈吉求善的意愿的确切反映,且除了羊之外,尚有多种祥瑞之兽成为灯的造型。

满城汉墓出土之西汉朱雀灯

朱雀灯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高30厘米,盘径19厘米,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朱雀昂首翘尾,嘴衔灯盘,踏于身躯卷曲盘龙灯座之上,龙首上扬。而朱雀展翅若飞,嘴衔环形凹槽状灯盘,灯盘内分三格,每格各有一烛钎。

朱雀灯灯盘

仔细查看,朱雀的嘴和足两处均有接铸的痕迹,说明朱雀、盘龙、灯盘是分别铸成后再铸接为一体,朱雀源出于凤凰,为四神之一,传说能它能给人世带来祥瑞,工匠在鸟的双翅和尾部阴刻以纤细的羽毛纹饰,使此朱雀造型更为优美生动,而整个灯体又显得厚重平稳。

大云山汉墓1号汉墓出土之鎏金铜鹿灯

汉灯同样可分为有檠灯和无檠灯,无檠灯中以行灯和卮灯可作代表。一般将没有底座和立柱,只在灯盘下设三矮足,在灯盘一侧装扁錾以供手持的灯称为名拈灯或行灯。

江苏徐州东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明光宫“铜行灯

江苏徐州东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明光宫“铜行灯,灯高9.3厘米,口径10.7厘米,铜灯有柳叶形灯柄,可供行走时手持,手柄背面刻“赵姬家”三字铭文。

灯盘大小及灯钎位置

行灯的灯盘中一般只竖一枚尖锥状灯柱,这样的灯柱上是用来插放硬性燃火灯炷的,上古硬性硬灯炷一般以剥去麻皮的麻秸、束苇竹薪,松木,桦树皮等物充当,即《淮南子•说林训》所称“麖烛”,《说文•丶部》:“主,镫中火主也。”火主即灯盘中的支钉,此物或称为烛钎或灯芯灯捻。

江苏徐州市博物馆藏西汉豆卮组合铜灯

不过行灯灯盘较浅,容油少,如果以卮状器作为储存灯油的灯体,灯火就能持久燃烧,这种灯即为卮灯。

战国中山十五连枝灯细部

豆卮组合铜等高7.8厘米,直径8厘米,由两个豆形灯和一个卮形灯体组成,两灯盘可旋开分別使用,亦可同时点燃。卮形灯体可以储存燃料,卮底有一孔以插板锁闭,开启后可以承接燃料。合成后也为一卮灯,集灯和储存燃料功能干一体,便于出行使用,而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中的“观牍图”石刻画像中人物所手持的灯,正是这种卮形灯。

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中”观牍图“石刻画像中卮灯影像

除了连枝灯、行灯、器物形灯和动物形灯之外,汉代盛行各种人形灯。

四川出土西王母陶灯

四川曾发现过多件汉代陶质西王母灯,这件西王母双盏油灯,高23公分, 西王母高髻,正坐于龙虎座上。龙虎座的两侧各有一灯盘。西王母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之首,是仙山昆仑之神,昆仑上有不死之药,传说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拜访过西王母,这引起过无数汉代人无数美好遐想,此件西王母陶灯,正是汉代人好仙思想的生动体现。

河北省博物馆藏西汉“当户”铜灯

西汉“当户”铜灯,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墓出土,高12、灯盘径8.5、盘高1.6厘米,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灯为一胡人擎灯造型,胡人左手按左膝,右膝着地,右手上举支擎灯盘。灯盘和人俑分体铸成,在胡人右臂之上用铜钉铆合。

当户灯细部

汉人着衣皆右衽,即衣服有两前片,左边那片包盖右边那片之上,也就是说领子看上去犹如应字母y形,称为右衽;而少数名族着衣皆为左衽,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也就是衣服右片包盖左边,此擎灯人身穿短衣而左衽,正为胡人。

当户灯线图

灯盘壁上刻有铭文:“御当户锭一,第然于。”这里的“锭”就是灯的意思,“当户”则为匈奴的官名,《史记•匈奴列传》云: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 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汉书•宣帝纪》:“诏单于毋谒,其左右当户之群列观。”孟康注曰:“左右当户,匈奴官名。”由此可见,这件铜灯表现的是匈奴官吏为奴仆举灯的形象,衣尾束长状拖曳于地,以稳定灯座不致倾倒。

云南省箇旧市博物馆藏东汉铜俑灯

与匈奴“当户”灯类似,1989年云南省箇旧市黑马井村出士一件东汉铜俑灯,其人为西南少数民族人物的相貌。

云南汉铜俑灯细部

此等高40.5厘米,坐状,尖脸大眼,高额骨,连鬓胡,头上用斜格纹带束发,《史记•西南夷列传》有夜郎、滇、邛都的人皆魋结;嶲、昆明的人皆编发的记载,由此可人物正是西南夷民,此俑双手各平举擎一灯盘,头亦顶一灯盘。

东汉人形吊灯

1974年在湖南长沙征集,灯高29厘米,灯长28厘米,由灯盘、贮油箱和悬链三个部分组成。灯盘呈扁圆形,盘心立灯钎;灯钎旁有小口,当灯盘中灯油过多时,灯油就会由这个小口倒流回贮油箱。贮油箱为人形,其身,卷发、深目、高鼻,作头昂匍伏状,双手前伸托灯盘,人体中空贮油。

作为吊灯,其吊链由一覆碗垂吊三条铜链组成,下端分别系住裸人的双肩和臀部,三条吊链长度和位置恰到好处,吊灯因而处于平衡状态。覆碗形盖顶上立一鸟,展翅开屏,其上方还有一条吊链和吊钩用以悬挂整个吊灯。匠人在制作这件吊灯时,对灯的诸多结构做了精密的布置,灯盖与灯盘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以,灯盖不会直接受到燃烟的熏染,另外三条吊链并不与灯盘相连,灯火燃起时,吊链不会档光而产生投影,其整体设计,,此灯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哲亚里士多德有云:“关于制造过程,一部分称为”思想“,一部分称为”制作“——起点和形式是由思想进行的,从思想的末一步再进行的功夫为制作。”汉代的人形灯之人物形象,大多都为奴仆和俘虏或蛮夷屈从服务的姿势,显示着汉人权贵的一种骄横跋扈,甲骨文的中“光”字作如下图字。

甲骨文及金文中的“光”字

为一跪着的人头顶火焰之状,头和头发都不能燃烧,头之火应该是一盏燃油的灯,这是奴隶时代的典型画面。

广东汉墓出土明器人俑灯

而到了汉代,灯具中还能见到这种形象,在南方广东广西一带的汉墓中,出土过多件人俑座灯,这些灯都属于明器,而人俑形象与“光”本形几乎一样,可见人类是多么难以却又向往摆脱野蛮。

带烟管的灯为汉代新创,烟管有单管和双管两种,其功能是将没完全燃烧的油烟和灰烬导入贮水的灯体内部,从而保持室内的清洁,另外还能加强空气对流,使燃烧充分,增大光亮。《释名•释车》:“釭,空也;其中空也。”釭也指中空的管状物。所以这种中空有导烟管的灯就叫做釭灯,或直接简称曰“釭”。

西汉三足鼎形带罩单管釭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三足鼎形带罩单管釭灯,鼎腹内壁有薄薄一层白色水碱,证明其中原曾贮水,灯烟溶在水中,可使室内减少煤炱而保持清洁。这件灯的灯盘有两层盘壁,插置两片弧形屏板作为灯罩,灯盖如覆钵,套于2灯罩之上,灯盖顶伸出烟管,弯曲与下部鼎身联通。

西汉江都王墓出土双管釭灯

古代的灯都是燃油灯,点燃时间过长,釭灯烟管内废气充溢,空气对流就受到影响,相比于单烟管,双烟管灯的功能更具完善。这类灯具大多分体铸造后在组合套装,其烟道和灯座灯罩等部件,也大多可以拆卸,以便清洗和携带,而灯的造型,也有动物及人物等多种样式。

“长信宫”灯1

“长信宫”灯整座灯由青铜分体铸造,铸成之后通体鎏金,鎏金也称火镀金或银镀金,大致的工艺流程是先将金与汞合金齐涂抹在金属器物表面上,之后烘烤器物,汞遇热化退,金则留存于器面,现存早期的鎏金器物为战国的带钩,到了汉代,鎏金工艺已极为成熟精湛,“长信宫”灯可谓其中典范,二千多年的时间使灯上的金箔多有剥落,然而在灯光照射下,整个灯依旧金光闪闪,华贵非常。

“长信宫”灯细部

灯型为一坐执灯宫女,着内衣,外罩交领右衽宽袖长袍,衣袍紧身、曳地、宽袖、交领,此为汉代典型的曲裙深衣,实物可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物。宫女面容长眉细眼,鼻正嘴小,梳髻覆簂,《释名•释首饰》云:“簂,恢也,恢廓覆发上也。”此簂亦即所谓的巾帼。

“长信宫”灯巾帼

整座灯分为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内体中空,各部均可拆卸,宫女右臂高举,袖口为灯顶,整个右臂与灯罩上方的烟道相通,形成烟管,“长信宫”灯为单管型,因灯火燃烧而出的烟,由烟管进入灯具中空内部,从而避免灯火燃烟薰黑室内。灯罩由两片弧形屏板合成,置于有槽的灯盘上,可以开合,犹如门扉,以调节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灯盘有一方銎柄,座似豆形,灯盘中心有一竖针型灯钎,可插蜡烛,各部件组合在一起时无法窥见内部,而长信宫灯出土时各部件散落一地,从当时的发掘现场的照片中当能看到灯盘与灯钎。

“长信宫”灯出土时状况

灯座灯盘上刻有铭文9处,总计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诸多铭文刻于不同时期,其中有“今内者卧”、“长信尚浴”, 今内指的是皇帝,长信即皇太后居住的宫殿“长信宫”,所以此灯定名为“长信宫”灯,灯上另有有6处“阳信家”铭文,在满城汉墓的考古报告中,学者将“阳信家”定为西汉阳信侯刘揭之家,1981年5月,陕西汉武帝茂陵无名冢从葬坑出土了一批西汉铜器,其中有16件也刻有“阳信家”铭文,研究者认为“阳信家”为汉武帝刘彻之姊阳信长公主之家,故而“长信宫”灯最初也为阳信长公主之物,最后才归中山靖王,成为其妻窦绾陪葬品。

“长信宫”灯侍女之坐姿及跣足

古时跣足是在君前示敬之意,身份低下者登堂入室内都必须赤脚,此持灯侍女正是跣足,加之头部微俯,整个身姿也因此给人以一种卑微而恭谨之感。同时宫女的面目和表情刻画细腻,人物整体线条与合理的比例。又使此灯成为一件优秀的人像雕塑,故而故而“长信宫”灯一直自出土复原后,即被奉为汉代艺术品中的巅峰之作,是一件独一无二稀世珍品。

国家博物馆藏彩绘鸿雁衔鱼铜灯

彩绘鸿雁衔鱼铜灯,高52.6厘米,长34.6厘米,宽17.8厘米。这座灯的造型为一伫立的衔鱼水禽,古时凫、鸭、鹅、雁之名相通,这些水禽常连类并称,所以人们又称此灯称为雁鱼灯。

彩绘鸿雁衔鱼铜灯

雁鱼灯在汉代十分流行,雁是季节性迁徙鸟类,冬南夏北,古代人视之为一种信鸟,传说能保平安,另《仪礼•士昏礼》记:“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仪礼•士相见礼》云:“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以布,维之加索,如执雉。”,由此可见古人以雁作为缔结婚姻的纳彩或大夫相见的贽礼,官宦大家奉之为吉祥的瑞禽,有的灯仅仅以一只雁足为灯。

雁足灯

以雁为造型的青铜器为数不少,历年来出土的雁鱼灯也不止一件,论造型生动、设计精巧、工艺考究,以山西省朔县出土的这件为最。除了羊灯之外,六畜中的牛也是汉代釭灯的常见造型。牛灯中最精美的一件是1980年江苏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出土错银铜牛灯。

东汉错银铜牛灯

整个灯为一伫立之牛,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牛背驮小圆亭形灯座,其上为带短小把手的灯盘,两片弧形竖菱形镂空屏板构成灯罩,燃灯时金属屏板往往烫手,所以屏板上多设了个小纽环,可代以工具,根据风向和使用者的需要,移动屏板开合,镂空的菱形格状孔,又使灯更为散热和透光。

东汉错银铜牛灯细部

个灯由器座、灯座、灯盏、灯罩、烟管五部分组装而成,各部分均可拆卸,以便移动和清洗,最上部为穹窿覆碗形灯罩,,下通牛首,牛腹中空储水。以纳由烟管导入的灯炱。

上海博物馆藏汉绿釉陶熊灯,高46.5厘米。

汉末魏晋之时,瓷器开始广泛代替青铜器,各种形制的瓷灯也大量出现。

国家博物馆藏东吴甘露元年此灯

魏晋之后,一些青瓷已经相当完美,胎细釉净,通体一色,叩之能有清脆的金属之声,1958年,在南京清凉山三国时期吴墓中出土的两件青瓷器,就是其代表作品。其中之一的青瓷熊灯高11.5厘米、口径9.7厘米,它的灯盘底部刻划一行草书;“甘露元年五月造”,甘露是吴帝孙皓的年号,其年代当公元265年。

福建省博物馆藏南朝青釉莲花灯

南朝青釉莲花灯,高21.2厘米,盘径14.7厘米,福建省闽侯县南屿出土。自汉代传入后,对中国的各种器物造型装饰等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南北朝之际,灯具开始出现各种上有明显来自于的装饰。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齐徐显秀低温青瓷灯

其中汇集中西文化交流因素最显著的灯,当为北齐娄睿墓出土的这盏青瓷灯。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齐娄睿墓出土的青瓷灯

此灯通高45.5、盏径17、底径19.5、柄长工5.9厘米。用高岭土制作,器壁厚拙,釉色厚。莲瓣、忍冬和宝珠等花饰用手捏制而成,在制成器物雏形后,再逐个将花饰贴于器的各个部位,接着再刻划纹饰,然后上釉烧制。灯盏口沿附近有两周弦纹,弦纹间有一周联珠纹。腹部由忍冬、摩尼宝珠、旱莲等纹饰组成图案,在每组图案旁用较大的忍冬叶纹衬托,盏敛口,圆唇,唇外有棱,棱下一周联珠纹。

北齐娄睿墓出土的青瓷灯线图

圆腹,平底,底部起棱一周,腹璧上贴有忍冬、蕉叶、佛家背光和月牙宝珠等花纹,接于底部棱上,花纹上部高出器口一宝装莲辦,辦间又阴刻莲辦,上覆圆盖,底部边缘有一周联珠纹。通体施黄绿釉,略泛墨绿,火候较高.质较坚硬,显得晶莹,并有细冰裂纹,这座釉陶灯,造型端壮大方,花纹细腻绚丽。关键是这些纹饰图案常见于中亚伊朗和阿富汗器物上,这件灯具也就成为迄今考古发掘中极为特殊的珍品。

河南芝田唐墓出土莲花灯

我国古代供燃的灯油,最初用的是膏,膏者,脂也,是用动物脂肪制成的油脂,《楚辞•招魂》云:“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句,其中的兰膏,当为这种油脂中搀入香料,点燃后即能散发芳香,是一种特别华贵的灯油。《潜夫论•遏利篇》云:“知脂蜡之可明镫也。”汉墓出土的铜灯内曾发现有残蜡,说明最迟在汉代,除了以动物油脂作灯油之外,已开始以蜡代膏为灯油,这汉代出现的蜡,乃是蜂蜡。

大约到了东汉晚期.墓葬中出现烛台,说明蜡已有了相当的改进,出现了细长柱状的蜡烛,也就是现代蜡烛的雏形,用以安插这种蜡烛的烛台也就随之出现,不过这种蜡烛极为珍贵,蜡烛灯也就十分少见,直到汉代烛台较少见。直到魏晋之后,蜡烛在中国才逐渐普及开来。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齐库狄回洛墓出土鎏金青铜烛台

山西寿阳北齐库狄回洛墓的一件北齐莲花鎏金铜烛台,通高13厘米,由三支莲花烛台、烛座,及一长方形案子组成。发现时,莲花烛柱的圆筒内还残存有木质烛蒂。而在现存的唐墓壁画中,有不少侍女捧持烛台的形象。

临摹之唐墓壁画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申王)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雕成独鬟童子,衣以绿衣袍,系以束带,使执画烛,立于宴命之侧,目对烛奴。”当时的诗人,也多有吟咏蜡烛之句,如温庭筠的“玉炉香,红蜡泪”;皇甫松的“锦筵红蜡烛”;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

敦煌莫高窟现存唐代壁画中,也留有多幅有关灯的影像,如开凿于初唐的220窟药师经变菩萨点灯。

莫高窟初唐220窟北壁东侧菩萨点灯图

此为洞窟北壁东侧的一座五层灯轮,一菩萨蹲在地上,忙于点灯,另一位菩萨则正在往灯架上摆放小灯,燃灯在中是对佛的一种供养。此窟北壁下方有三座灯轮,正中一座最为宏伟华丽,,有虹桥与陆地相连,此灯轮是敦煌壁画中所有灯轮中最豪华最高大者,《朝野佥载》记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千余妇女在灯轮下踏歌,220窟中的这座巨大等轮,当为这种时代风尚的变相体现。

莫高窟初唐220窟北壁药师经变下方正中灯轮

到了宋代,京师“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上下映照”,从五代起,中国的陶瓷业蓬勃地发达起来,各名窑都有制各具特色的陶瓷油灯,而始于唐代的省油灯开始广为流行。

四川博物馆藏邛窑省油灯

五代和两宋烧制省油灯的瓷窑很多,但以四川成都附近邛窑烧制的省油灯最为人称道,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云:”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也即使一个浅碗形灯,有夹层,上层如豆灯,为灯盘,下层空心可装水,燃灯时油料遇热后会挥发,而通过这种腹内蓄水来降低灯油温度设计,灯油遇热挥发就相应减小,也就能够大为省油了,此时南北各地,蜡烛也越来越普遍,用以插放蜡烛的烛台,形制工艺较之以前,也有了各种进步。

辽女仆托盘铜烛台

辽女仆托盘铜烛台,高29匣米,此铜烛台构思奇特而别致,在叶形三足上顶一镂空铜球,其上为水波中升起的龙柱,上托仰莲,内半跪一女僕,高髮髻,身穿圆领长袍,双手托起一盘,内有烛托,这是一件艺术价值很高而少见辽代艺术品。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在质地上除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和烛台外,又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的灯具。种类繁多和花样不断翻新的宫灯的兴起,更开辟了我国灯具史上的新天地。

清乾隆掐丝珐琅人形烛台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韩愈《短灯檠歌》),不管是高大如树的十五连枝灯,亦或是朴素精巧的青釉莲花灯,虽灯檠(灯架)有长短,但其中表达的古人对光明的追求是相同的。每一盏精巧的灯的背后,是古人技术的反映,更是其审美、思想、精神的反映。虽然很多技术已经随着他们的隐入历史而永久消亡了,但这一件件器物所负载的这些审美、思想和精神,当能给今天的我们无穷的力量,他/它们是点亮辉煌华夏文明的长明之灯。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推荐阅读: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玉动物园——动静相宜篇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玉动物园——气势如虹篇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玉动物园——鱼跃龙门篇

汉代玉器赏析

魏晋南北朝隋唐玉器赏析

乾隆的爱玉与毁玉

明代只有“粗大明”?看看台北故宫玉器正正“三观”吧!

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

清代皇家视觉盛宴——故宫“尚之以琼华”珍宝展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史海寻珍---从紫禁城到海上丝绸之路

王后界女战神的古玉动物园

古代纹饰之"鸟唱"和“鹿鸣"

何种美玉才能承载曹植与洛神的浪漫?

古代玉雕之美有多美?一看就停不下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玉

宋代的艺术究竟美在哪里?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汉代画像砖拓片之美

一镜照乾坤——唐代铜镜之美

观佛---隽永的肃穆和震撼之美

何如花烛夜 轻扇掩红妆

明后妃发间风情无限  清后妃腕上华光永恒

欢迎关注[饰迦]微信公众号:shjia201

推荐[古玉鉴赏]微信公众号:guyuwanjia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