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拍照小技巧,让你的美食照好吃又好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9-19 13:55:14

一、多尝试几个不同的角度

摄影老法师们会告诉你:高物低拍,低物高拍。这看似是一条挺有用的技巧,也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比如我们来拍一盘饺子,常规的思路是从高处俯拍会比较方便构图,可是如果每次都用这样的角度来拍摄,不仅会让照片失去新鲜感,也逐渐地会让自己审美疲劳

那么此时我们不妨换一下角度,尝试一下45°角,尝试一下平拍,或者改变一下光的方向,试一试逆光或侧逆光,你会有新的灵感。

二、按下快门之前,先问问自己拍的是什么


这个标题看似挺扯,其实是美食摄影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不同的被摄对象需要重点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什么是美食摄影?最简单也最基本的要求是你拍出来的照片要让别人看了之后感觉有食欲。而食欲往往是通过拍摄的角度、光线的强度、物体展现的肌理等等方面来促成的。

比如我们需要拍一碗汤面,那么适度的保留一些高光和反光或许可以提高整体的质感。

再比如我们要拍摄一个奶油蛋糕,需要重点体现的一般是奶油部分的细腻和顺滑。所以不同的被摄物体,我们需要重点留意的地方也不尽相同。


三、给画面中的各个元素建立层次和相互关系

我相信,你最终想呈现出来的是一副完整的画面,而不是一堆零散道具简单粗暴的堆放。我们有时在看摄影大神的作品时,会觉得整个画面虽然道具特别多,但看起来很舒服协调。

而当自己来拍摄时甚至是模仿大神作品时,却始终感觉欠缺一些什么。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画面里各个道具之间缺少层次和关系

比如可以在餐盘下方再叠加另外的餐盘或者餐布,用来增加层次,比如可以在被摄物斜后方放置一个另外的道具用来辅助勾勒轮廓,再比如可以放置一些刀叉纸巾之类的描述故事性和情节。

但是请注意,添加进画面的道具请尽量保持和主体物的关联性,蛋糕可以搭配打蛋器、粉筛,中式菜品可以搭配一些佐料等等。切忌放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道具在画面中,会让观者分不清画面的主次。

四、一个漂亮的桌板或背景,

可以让画面增色不少


美食摄影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木板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背景板的重要性

如果你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只是喜欢在社交圈里晒一下自己的美食,那么大可不必采购太多的背景板,有时家里干净的瓷砖或者好看的木地板也能让照片很出彩。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照片看起来更高大上,可以考虑去淘一块漂亮的板子,网上搜索关键词老门板,或者到你当地的旧货市场都可以找到很多。

当然你也可以找更多风格的板子,例如大理石板、水泥板、符合画面风格的桌布、窗帘、餐巾纸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的一个建议是在摄影初期尽量选择明度较低,不会过于花哨的背景,这样相对来说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体物,不至于喧宾夺主。

五、适当为画面添加一些生动的元素

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摄影风格,例如lifestyle和ins风,很多好看的照片中都会出现人物,在画面中加入例如倒牛奶、搅拌咖啡、切食物、拿起刀叉、筷子挑起面条等等动作,会让画面看起来更生动和真实。同时人的手臂也能起到很好的分割画面或引导视线的作用。

六、美食摄影中最重要的设备不是相机,

而是三脚架

就我自己的拍摄习惯而言,在拿到一个题材后,我会尽可能的先在脑中想象出一个大致的画面,随后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例如是否需要靠窗,是否需要用到不同的墙面或场景作为背景),架起三脚架并设置好机位,再一点点的复原出之前脑中的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三脚架能有效的帮我框选出画面的范围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在白纸上作画,而这张白纸始终飘来荡去却不愿意安静的躺在桌面上,那么你的每一笔将无从下手。你可能会因为画面取景的改变而无数次的重新构图,也可能会在手持相机拍摄时偶然间拍到了一张看上去还不错、但某些角落还需微调的图,可是当微调后却再也回不到刚才那个“偶然”的角度。

这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投资一个值得信赖的三脚架(放心,这里不打广告)。不要问我什么牌子的脚架值得购买,只需记住一点:买你经济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预算不低于你所拥有的相机价格的1/10。

补充一点:你选择的三脚架如果带有中轴横置功能,会让俯拍变得很轻松。


七、妥善管理画面中的线条

在接触摄影之前,我有过将近八年的美术学习经历。虽然后来又陆陆续续做了其他与艺术毫无关联的行业,尽管在开始从事摄影时之前的美术功底基本彻底遗忘,但万幸的是我还记得一个最重要的原理:一切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组成。这个原理放在摄影中一样适用。

美食摄影以及静物摄影有一个先天的优势——我们可以有非常充分的时间构思或者在拍摄过程中随时调整构图,被摄主体并不会因为“情绪”而像人物模特一样“消极怠工”(有些需要保持新鲜度的食物除外,他们往往需要你更早的确定好一切画面元素)。

试着忘掉碗里究竟是红烧排骨还是美式热狗,把画面中的造型在脑海里替换成线条与线条的组合。盘子的边缘是线,背景板的纹理是线,竖着的瓶子边缘是线,甚至包括窗边照射进房间的光也是线。

这给了我们很多的空间去思考,究竟是用方形(直线)还是圆形(弧线)的容器来承托主体呢?桌面的木纹是横向还是竖向比较好?画面的某个局部有点空白,填补一些什么样的线条呢?

当我们把造型各异的道具,分别归类为线条,再去思考构图以及画面填充,这时就会发现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八、始终关注美好的影像

每天坚持浏览一些影像网站或者专业图库,试着搜索你感兴趣的图片分类,时刻保持对高品质影像的敏感和追求,能使我们的创造力得到更新和拓展,并且激发我们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进行创作。

多看图以及多看好图,并不意味着要模仿出一比一的画面,更重要的是揣摩作者拍摄时的思路。我的目标是让自己潜意识里充斥着美好的画面,这样当我真正开始拍摄时,就知道什么样的光线、构图、道具选择会让我更快进入状态。

同时,多看图也是保持自己对色彩敏感度的一个好方法。枯燥的色彩构成书本可能会让你昏昏欲睡,多看大片儿则绝对会让你精神振奋。



九、试着重新理解景深

在学习摄影之初,我也犯过一个常见的错误:无脑开大光圈。甚至当时还一度以为单反相比手机的优势就在于夸张的虚化效果。

而在当下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暂不说“前后两千万”的普及和iPhone浅景深的人像拍摄模式,过度的虚化会导致画面不通透、显脏,最致命的是当合焦范围太窄,某些时候就连主体物也变得不够清晰。

适度的景深一定会是评判一张照片是否优秀的重要准则之一。

就像“反光板不是要杀死阴影”一样,景深的目的也不是把主体身后的区域赶尽杀绝,而是通过适度调整,以达到“弱化和强调的对比关系”

经常在图库评论区看到有朋友找作者要某张照片的拍摄参数,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拍摄时找到合适的“明暗”对比、“强弱”对比关系,别人的参数其实并没有太多实际参考意义。


十、打开实时取景

我们要拍的主题,往往是静态的,她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待着你帮她披上最美的光线。我的习惯是拍摄自然光线的场景时,会把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打开,同样我也建议你这样做。

这块小小的LCD屏幕就是你的画板,把所有的技巧都描绘上去吧!只有直观的看到光线的变化,改变道具摆放位置对于画面的影响,才能更快的做出判断和取舍。

Tips: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LCD屏幕显示效果会有明暗或饱和度的差异。如果你还不熟悉自己LCD的显示属性,可以先直出一些JPG图片用作对比。


十一、单灯起步

大多数时候,我更倾向于用自然光拍摄。但当光线不足时,往往需要我们在室内设置人造光线,它可以是闪光灯、影室灯、甚至台灯或LED常亮光源。

不论选择了什么性质或质地的人造光,我的建议是先由一盏灯开始练习。

自然界只有一个太阳,所以只使用一个主光源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这一盏灯为我们的拍摄奠定了氛围:如果光位很低,可能感觉类似于清晨或傍晚;更高的光位可能会表达出一天中其他时间段的场景效果。

我们需要通过这一盏主光源,来熟悉光的方向、强弱、质地、冷暖。当设置好主光源,可以用一些反光材料来做补充光源或者反光。比较常用的是白色泡沫板(每次网购都会有一堆)、白色A4纸、甚至锡纸和镜子。


十二、找到你的兴趣

我建议每位读到这里的你,都做一下布鲁斯·巴恩博在《摄影的艺术》中提到的那个小测试: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或者打开电脑列出三个你喜欢的摄影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喜欢这些摄影师的哪些方面。你会发现你喜欢他们的作品,这意味着你也喜欢他们的主题、色彩、反差、影调以及场景。

所以,这些摄影师是否给了你灵感呢?

十三、忘掉刚才说的所有技巧,

唯独不要丢掉热情

看了这么多,现在又让忘掉,你是在逗我吗?

如果在每次按下快门前始终纠结于各种参数、光比、构图等等,这可能会严重分散你的精力。

数码相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随时看到之前拍的照片,便于再次拍摄时进行调整。所以忘掉所有的条条框框,大胆的按下快门,然后挑出你满意的照片发到各类图库或者社交媒体上,仔细看那些评论,你会进步的很快。


喜欢拍照的人都关注的家

摄影 ▏技巧 ▏旅行▏攻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